基於井水常溢,村民後期以水管把水源疏導至溝渠。(圖:星洲日報)
說起明光老街,很多人不知道原來它叫牛仔街。牛仔街原有兩排店屋,建於戰後,建筑柱子還是大圓樹桐,非常純樸。
2001年,靠近新村的這一排,由於申獲地契,老店翻新;至於靠近火車軌的另一排,因沒地契而保持原狀。
這一排未經翻新的老店,隨著政府有意征用以擴大道路後,它將在數個月後拆除,老店鏟平,當年的牛仔街也象征走入歷史。
從荒地發展成耕植地
追溯過去,明光還是一片荒地,直至一些祖先從中國南來,到當地開發耕植,後期逐漸有一些外州人遷入,在明光從事割膠、板廠工徒等工作。
所居住的地方,也從芒草和樹皮造成的陋舍,過度至亞答屋和板屋,而老街是最早經商地區。當年的老街,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?
張亞烈:70年代面檔林立
來自柔佛州三合港的張亞烈,1976年只身來到明光發展,從事割膠,較後才在明光娶妻生子。
他說,70年代的老街很多面檔,路上沒幾輛車,多數居民都是使用電單車或腳踏車,平均每家有1輛電單車。
余先生:老街當年非常熱鬧
來自森美蘭州老港的余先生,1974年帶著妻兒來到明光,也是割膠,其後落地生根。
“那時的老街,非常熱鬧,至於為甚麼叫牛仔街,可能是因為它的建筑和周圍環境吧!”
凌宏財:最早期老街牛車穿梭
在明光出世的凌宏財,指其父從中國海南島來到明光,從事割膠。
他說,最早期的老街是泥路,還有牛車穿梭,後期則有三輪車,但這些交通工具現已不復見。
明光古井半世紀歷史
未有水供的久遠年代,明光村民靠的是一口古井,現處於慈善社會所旁邊。這口古井,水源甘甜、源源不絕,因此民稱“常滿”。
古井與牛仔街同期,約近半世紀的歷史,老街商店將拆,但古井仍然保留。古云飲水思源,明光人當思的就是這口井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